国画家 郭建明 官方网站

+收藏:http://guojianming.orgcc.com
 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艺术资讯 正文内容
中国绘画艺术观(引论)
2012-09-17    浏览(1602)    作者:郭建明    来源:国画家 郭建明 官方网站

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的象征,已经发展了数千年,走过了漫长的历程,它的发生发展与中华民族的生息发展同步,是中华民族审美经验的集中体现。它曾以其成体系的美学特色光照世界、辉映千古,同时有存在着停滞和僵化的潜在危机,在中国文化激烈的碰撞之中,它有面临着西方文化意识的强烈挑战。我选其为题,正是要使我们进一步认识民族艺术精神的无比可贵,在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论为指导,去探求中国画的真正价值,让人们知道我们中国的民族艺术。

一 中国画的历史渊源

中国画,是中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。中国画作为一门艺术,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。它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,经历了数千的发展,形成了融会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养、审美意识、思维方式、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,创造了辉煌的民族绘画史,成为我们民族艺术的瑰宝,也是人类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。

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。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,一般称之为丹青,主要指的是画在绢、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。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(又称西洋画)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,简称“国画”。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、水墨和颜料,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。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,又可细分为水墨画、重彩、浅绛、工笔、写意、白描等;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、山水画、花鸟画等。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,横向展开的有长卷(又称手卷)、横披,纵向展开的有条幅、中堂,盈尺大小的有册页、斗方,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、团扇等。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,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,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、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、哲学、宗教、道德、文艺等方面的认识。

中国画历史悠久,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——帛画,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。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。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,社会由稳定统一到分裂的急剧变化,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,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,描绘本土历史人物、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,山水画、花鸟水墨写意画亦在此时萌芽,同时对绘画自觉地进行理论上的把握,并提出品评标准。隋唐时期社会经济、文化高度繁荣,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。山水画、花鸟画已发展成熟,宗教画达到了顶峰,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;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,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。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,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,宗教画渐趋衰退,山水画、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。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,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。元、明、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,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,但其末流则走向因袭模仿,距离时代和生活愈去愈远。近现代以来,随着中国社会的急速发展和变化,许多勇于革新的中国画家,发扬传统艺术精华,融汇、吸收外来艺术营养,努力恢复传统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,促成传统艺术样式向现代形态的转变,使中国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面貌。

 

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

   〔一〕“表现”与“似于不似”

构图,是现今的通俗说法,古人没有这样说的.南朝谢赫称之为"经营位置",就是画面各部分的谋划安排.这是一种十分实在的说法。相对西洋画来说,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。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,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,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,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。中国画讲求“以形写神”,追求一种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”的感觉;洋画呢?则讲求“以形写形”,当然,创作的过程中,也注重“神”的表现。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、概括。有人说,西洋画是“再现”的艺术,中国画是“表现”的艺术,这是不无道理的。

在中国的艺术观中,“表现”与“似于不似”是很重要的美学观点。

根据“天人合一”、“缘物寄情”和“物我两化”之意向的艺术观,中国绘画一向是强调“表现”对象的,认为再现自然不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,中国画不以模拟一时一地的真实作为艺术的标准,而是在绘画造型上追求“似于不似”。

齐白石先生在似于不似上有著名的论断。他说:“作画妙在似于不似之间,太似为媚俗,不似为欺世。”

现代山水画家黄宾虹则进一步发展为:“画有三。一、绝似物像者,此欺世盗名之画。二、绝不似物像者,往往托名写意,鱼目混珠,亦欺世盗名之画。三、唯绝似又绝不似于物像者,此乃真画。”至此,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,中国艺术家在似于不似这一重大艺术问题上的真知灼见。似于不似的真似,成为中国画表现技法的精髓。

〔二〕“气韵生动”、形神兼备”

传统中国画的审美特征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“意象性”。虽然在传统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写实的表现形式,但终究没有形成主流,意象形态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,这也是中国传统绘画观念同西洋传统绘画观念本质上的差异。中国画重在表意,强调主体的特征,追根求源,我们就不得不从中国先哲的思想谈起,因为中国画的精神、画理、思维方法以至表现手法无不受其影响,它可谓是中国画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根基。自古以来有关的绘画理论虽然说法不同而宗旨都一样,中国画一直是主张意象创作的。

中国画意境,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。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,思想感情受到感染。绘画是否具有意境,这是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。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。

中国画不论是人物画、山水画,还是花鸟画,都特别注意表现对象的意境。“意境”即是“情景交融”的产物。这“情”是艺术家审美观的全部修养。中国画家认为,一件优秀的作品必须是画家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、体验感受中产生了某种思想感情,通过特殊的艺术构思和形象塑造,把这种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,于是画面上才产生一种动人的境界,这就是意境。  

意境是一个画家的修养在画面上的综合反映。“意存笔先,画尽意在”,是一幅优秀的中国画必须具备的。在中国先哲的思想中对中国画产生巨大影响的首推道家思想,意象之说中的所谓的“象”就是来自于中国道家的太极思想,中国画的艺术理论正是受到太极阴阳关系的影响,同时又融入了人的主观意识,才产生了中国画对“象”的认识。在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《周易》中也强调“圣人立象以尽意”,法家代表著作《韩非子》中云“人稀见生象也,而得生象之骨案,其图以想其生也,故诸人之所以意想皆谓之像也”,从中我们已能体会到“意象”指的是人们对客观物象的主观意念和想象。到梁刘勰终于首次提出“意象”概念,指明了绘画创作中“物我感应”的关系。而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关于“迁想妙得”的艺术创作主张,可以说是对中国画“意象性”的最贴切的诠释了。“一幅画既然不仅仅描写外形,而且要表现出内在神情,就要靠内心的体会,把自己的想象迁入对象形象内部去,这就叫‘迁想’;经过一番曲折之后,把握了对象的真正神情,是为‘妙得’。颊上三毛,可以说是‘迁想妙得’了——也就是把客观对象真正特征,把客观对象的内在精神表现出来了。”③这种经过画家主观创造、反映物象内在精神的画面自然是具备意象趣味的。随后南齐谢赫提出了“六法”论几乎涉及了绘画的所有问题,中国画的“意象性”不言而喻。唐代张璪的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更是把画家胸中意象的产生描绘得精辟而独到。北宋苏东坡诗云:“论画以形似,见与儿童邻”,画家旨在以有限的形表达无限的神,追求一种“天人合一”的意象妙境。后来倪云林的“逸笔草草,不求形似”、黄宾虹的“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,此乃真画”和白石老人的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,太似为媚俗,不似为欺世”均指此意。

"意存笔九,画尽意在"一语,出于唐代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.是他赞扬顾恺之的人物画所作的评语说明画者的意图,包括着主题的构思,形象的刻划,笔墨的运用,在动笔之光,已经都考虑成熟,这样在落笔时才可以脱颖而出,画作完了,画者精密而深透的意图在画上也永存下来了。这句话还说明构思一经成熟,下笔后才能“意在笔先”,“不滞于手,不凝户心一”,"画尽意在,象应神全"。

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观的意义

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的象征,已经发展了数千年,走过了漫长的历程,它的发生发展与中华民族的生息发展同步,是中华民族审美经验的集中体现。它曾以其成体系的美学特色光照世界、辉映千古,同时有存在着停滞和僵化的潜在危机,在中国文化激烈的碰撞之中,它有面临着西方文化意识的强烈挑战。中国画作为一门艺术,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。它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,经历了数千的发展,形成了融会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养、审美意识、思维方式、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,创造了辉煌的民族绘画史,成为我们民族艺术的瑰宝,也是人类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。

创新是中国画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生命线。王羲之曾云:“群籁虽参差,适我无非新。”他认为天地间的参差万物,适合于他的无非是新颖的特质。

我们的先辈曾用自己独特的绘画方式,成功地反应了自己所处的时代。而我们也完全可以用崭新的笔墨语言、现代形式、创新意识,反映我们的新时代,创作出新的历史画卷。一个辉映着民族优秀传统的光芒、而又闪烁着中华现代精神的中国画艺术,将出现界的地平线上,让我们满怀信心的去迎接她吧!

参考文献

[1] 郑朝、蓝铁.《中国画的艺术与技巧》.中国青年出版社.1989年9月

[2]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编著.《中国画》.高等教育出版社.1990年9月

[3] 郎承.《中国画构图大全》.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  

[4] 陈传席.《中国绘画美学史》.人民美术出版社.2002年7月

[5] 郑朝、蓝铁.《中国画的艺术与技巧》.中国青年出版社.1989年9月

[6]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编著.高等教育出版社.1990年9月

[7] 陈文斌.《品读世界美术史》.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.2007年2月

 

 

标签:表现 似于不似 意象性 传统绘画观
分享:
上一篇:
下一篇:
发表给力评论,说两句!  共有 0 条评论